各学院:
为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使用,维护学术诚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开展2026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AIGC检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测对象
2026届全体本科及专升本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二、检测标准
AIGC检测结果将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审查以及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的重要依据,标准如下:
审定事项 |
AIGC检测值阈限 |
处理规范 |
常规答辩资格 |
<30% |
检测达标,学生具备答辩资格。 |
≥30% |
学生须对论文(设计)进行实质性修改,经复检达标(<30%)后,方可申请答辩。 |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 |
<20% |
学生获得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资格。 |
≥20% |
取消学生参评资格。 |
三、检测流程及次数规定
(一)检测节点
AIGC检测在“毕业论文(设计)最终版”常规查重通过后进行。学生须通过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提交合规定稿;指导教师审核确认常规查重结果达标后,点击检测按钮开启检测。
(二)检测次数
原则上,每位学生有一次AIGC检测机会,检测结果将直接用于答辩资格审查及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
四、AI工具运用规范及学术责任说明
(一)AI工具使用规范
学生可在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将AI工具用于文献检索、语法校对等辅助性工作。但严禁直接使用AI生成核心研究内容、创新论点或替代独立写作。
(二)学术责任
学生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创作者,应对论文的原创性承担首要责任,确保研究成果真实可靠。指导教师应切实履行审核与监督职责,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全面、细致地审核学生论文,严格把控质量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五、工作要求
各学院应充分认识到AIGC检测工作对于维护学术秩序、保障学术质量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组织专题会议、举办学术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师生的宣传引导,使师生深刻理解检测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同时,强化组织协调,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确保检测工作顺利推进。共同营造严谨、诚信的学术氛围,为学校2026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圆满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厦门华厦学院教务处
2025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