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厦教务〔2025〕24号
各教学单位:
为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未来学习方式,赋能教育教学全过程,现开展智慧课程建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申报课程需为纳入我校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鼓励建设基础较好、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受益面广的通识课、专业课、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申报,优先支持校级及以上一流课程申报建设。
二、申报要求
课程负责人应为本学科领域专任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讲授申报课程2个完整教学周期以上且教学效果优良。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师德师风好,在课程建设中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课程资源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三、建设内容
原则上采用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课程平台开展智慧课程建设,在课程中开展人工智能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辅助等方面的课程改革。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课程教学创新,通过大模型、大数据及虚拟技术等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学情分析与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创新,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尤其鼓励关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促进对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在线教学资源系统完整,类型丰富,课程内容的组织编排须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包括课程教学视频、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课件、试题库、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等。课程教学视频应满足慕课教学模式要求,按教学知识单元制作。每门课程应制作至少30个教学视频,每个视频针对1~3个知识单元,5~15分钟为宜,每1个学分对应的课程教学视频(不含素材)累计时长应不少于175分钟。课程资源总量不少于200个,包含视频、试题、图片、音频、文档等。各课程已积累的慕课视频、课堂录像、电子书籍等各类教学资料应结构化、碎片化关联至每个知识点,促进各类资源的高效应用。课程题库不少于500道题,每个知识点关联的试题数不少于5道,能够通过答题情况分析,较为真实反映学生单个知识点掌握情况。
(二)课程图谱建设
建设完整的课程图谱一般包含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图谱、问题图谱、知识图谱等维度。课程知识图谱中,每1个学分对应的知识点数量不少于50个,每个知识点包含知识点画像、知识点学习路径、知识点详细信息。知识点层级应梳理到3至4级。课程知识图谱建设完成后应及时开展教学实践,形成知识图谱应用案例1~2个。同时,应对知识图谱持续建设、不断完善。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教学从“师生交互”向“师/生/机”深度交互转变,为教师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教学辅助工具,减轻工作负担,优化教学流程,并促进专业成长;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包括但不限于:
1.智能助教: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师进行教研备课、辅导答疑、学习分析等,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备课效率,实现减负增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实现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实施个性化教学。
2.智能助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实时互动的伴随式学习支持,实施智能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智能助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质量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等,分析师生数据,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教学质量提供评估和改进建议。
四、申报流程
1.各教学单位组织申报,择优推荐。
2.申报材料:《厦门华厦学院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1),《厦门华厦学院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2)。附件1以“学院+项目负责人+课程名称”命名,附件2统一以“学院+申报汇总表”命名,将电子版文件报送至教务处陈海泳老师处,邮箱:chenhy@hxxy.edu.cn,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6日。
3.请各单位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和时间完成申报工作,逾期不予受理。
五、建设管理
1.学校将组织评审遴选,予以校级智慧课程立项,获得立项的课程由教务处统一配套建设经费。
2.课程建设周期为一年,通过申报立项的课程原则上应在2025年8月前完成课程在线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课程视频资源、习题库、案例集等)及课程图谱的建设,并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上线使用。课程结题须提供教学应用案例1至2个。
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6276213
附件:
1. 厦门华厦学院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2. 厦门华厦学院2025年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推荐汇总表
厦门华厦学院教务处
202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