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上午,学校在齐礼楼901会议室召开学科专业建设与优化工作专题会议。本次会议以专业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路径为核心议题,旨在通过全面梳理专业建设现状,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为构建特色鲜明、动态优化的学科专业体系夯实根基。
会议邀请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原校长周定文教授进行专题指导。校党委书记徐志怀、校长谢增鸿等校领导出席会议。教务处、科研产业处、规划与质量管理处及各二级教学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唐维萍主持。

学科专业建设与优化工作专题会
会上,教务处处长沈金海做学校整体学科专业建设与优化调整情况汇报,包括上级指导文件、当前专业结构布局和拟采取的专业优化举措等三个方面,并对下一步工作思路作了说明。信息与智能机电学院院长陈明明重点分享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践,通过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展示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平台升级、师资结构改革等领域取得的成果。

沈金海处长汇报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优化调整情况

陈明明院长汇报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情况
在研讨环节,围绕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与教学质量提升等核心议题,各学院负责人积极参与,现场讨论氛围热烈。周定文教授表示,本科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项极为繁复而核心的系统性工程,亟需前瞻性发展视角与系统思维的双重指引,要精心规划,深度挖掘并有效利用学校现有优势资源,确保每项规划都能精确实施。专业优化调整务必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强化“职业导向—生源吸引—人才培养”联动链条,在战略维度,优化专业布局,紧密对接市场需求与地方发展实际;在理念层面,勇于革新教育理念,积极推动专业集群化进程,达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周定文教授发言
在本次会议上,陈民伟常务副校长提出“三个聚焦”战略:聚焦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优化专业布局;聚焦“现场工程师”专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聚焦产教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学院建设。赵丽副校长针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提出“师资配置动态调整+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的双轨方案。雷蕴奇副校长强调,要把握新工科建设的战略机遇,加速推进专项改革方案实施。唐维萍副校长强调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将研讨共识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方案。庄峙厦院长建议专业调整应关注社会发展与人文关怀,尤其是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适时推动相关专业发展。
最后,谢增鸿校长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是关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全校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将立足应用型本科定位,围绕国家及区域经济战略需求,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集中力量打造优势特色专业。他强调,要加强招生、培养、就业数据的联动分析,各部门与二级学院协同配合,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共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校领导发言讲话
本次会议确立了“需求导向、特色发展、动态优化”的学科专业建设方向,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战略共识。会后,学校将充分整合专家的指导意见,迅速制定专业学科建设提升行动计划,持续深化内涵建设,着力打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